尼龙内齿圈齿式联轴器主要由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和内齿圈构成 。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通常与主动轴和从动轴相连,负责传递扭矩。外齿可分为鼓形齿和直齿两种类型 ,其中鼓形齿应用更为广泛。鼓形齿的齿形呈球面状,球面中心位于齿轮轴线上,相较于直齿,鼓形齿能承受更大的角位移,有效改善齿的接触条件,从而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。内齿圈则由尼龙材料制成,与外齿相互啮合,实现扭矩的传递。尼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、自润滑性、减振性以及绝缘性等特点,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传动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,降低噪声。
关键结构参数
齿数:外齿和内齿的齿数相同,这是保证两者能够正确啮合、平稳传递扭矩的基础。常见的齿数范围根据联轴器的规格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,一般在十几齿到几十齿之间 。齿数的多少会影响联轴器的传动比和承载能力,在设计和选型时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。
模数:模数是衡量齿轮尺寸的重要参数,它决定了齿的大小和承载能力。尼龙内齿圈齿式联轴器的模数通常在一定的标准系列中选择,如 0.5、0.75、1、1.25 等 。较大的模数意味着齿的尺寸更大,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,但同时也会使联轴器的尺寸和重量增加。
齿宽:齿宽是指齿的轴向长度,它直接影响到齿的承载能力和接触强度。合适的齿宽能够保证在传递扭矩时,齿面的接触应力分布均匀,避免出现局部过载的情况。一般来说,齿宽会根据联轴器的型号和承载要求进行设计,通常在 10 - 50mm 之间 。
外径和内径:半联轴器的外径和内齿圈的内径是联轴器的重要尺寸参数,它们决定了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方式以及整体的安装空间。半联轴器的外径需根据其承载能力、结构设计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要求来确定;内齿圈的内径则要与半联轴器的外齿尺寸相匹配,保证良好的啮合精度。常见的半联轴器外径范围从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不等,内齿圈内径也相应变化。